| 卫星导航系统时间频率指标体系研究 |
其他题名 | Research on the Indicators System for Time-Frequency of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
| 任晓乾
|
学位类型 | 博士
|
导师 | 吴海涛 华 宇
|
| 2013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学位授予地点 | 北京
|
学位专业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关键词 | 卫星导航系统
时间频率体系
定位
测速
授时
指标体系
钟差预报精度
时间同步
地面运控
星座自主运行
|
摘要 | 以系统约定条件作为指标体系研究的输入条件,通过分析地面运控和星座自主运行工作模式下定位、测速和授时功能实现的原理,逐层分析并确立相关指标项,研究指标项关系,建立了指标树。然后,以基于数理分析的指标体系确立方法为依据,分析了与系统服务性能相关的相关指标项的指标值,描述了指标项之间的数值约束关系。 (4)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基于数理分析的指标体系确立方法的有效性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1)钟差预报精度是影响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精度的重要指标,以地面运控模式下指标体系研究结论为输入,仿真分析了卫星钟差误差指标,结果表明:以论文分析的各项指标为仿真输入,钟差预报精度可达1.2ns,与指标体系研究结论1.4ns基本一致,从而证明论文提出的指标体系确立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同时,仿真分析了影响钟差预报精度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星载钟白噪声、星载钟短稳、预报模型和预报策略对钟差预报精度的影响,从另一方面验证了指标体系确立方法的有效性。 2)星座自主运行工作模式下,钟差数据的获取是通过星间时间比对方式完成的,因此星间时间比对误差对钟差数据精度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分析时间同步性能对钟差预报精度的影响,论文分别进行了星间时间比对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对钟差预报的影响仿真分析。 综上所述,本文从卫星导航系统最终服务性能入手,研究了时间频率指标体系的确立方法与过程,结合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给出了指标体系的定量设计,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可作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参考资料 |
部门归属 | 授时方法与技术研究室
|
页数 | 131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210.72.145.45/handle/361003/7274
|
专题 | 授时方法与技术研究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任晓乾. 卫星导航系统时间频率指标体系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
文件名:
|
任晓乾.doc
|
格式:
|
Microsoft Word
|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