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
| 基于CCD漂移扫描技术监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试验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16, 卷号: 39, 期号: 1, 页码: 33-44 作者: 于涌; 罗浩; 严丹; 张会彦; 毛银盾; 唐正宏
Adobe PDF(117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0  |  提交时间:2017/11/28 同步轨道卫星观测 Ccd漂移扫描技术 图像处理 数据分析 |
| 氢钟守时应用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12, 卷号: 35.0, 期号: 002, 页码: 82 作者: 屈俐俐
 收藏  |  浏览/下载:0/0  |  提交时间:2021/11/29 氢钟 频率漂移 守时 |
| 光纤时间传递延迟补偿实验进展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陈法喜; 梁双有; 赵侃; 李孝峰; 张首刚
Adobe PDF(5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4/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光纤时间传输 延迟补偿 温度漂移 频率稳定度|abstract 其次 再次 本文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研究的新进展。近年来 进行了实际光纤链路7.2 Km传输延迟的补偿实验 在温度一2 0℃~+60℃变化情况下 国家授时中心在此方面 补偿精度为25.2ps 进行50km光纤时间延迟温度漂移实验 进行了多项实验 频率稳定度达到4.7 5×1 0~(-15)/10~4 s 补偿后150ns的漂移被消除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首先 精度为0.3ns。 进行了实验室100km光纤闭环传输延迟的初步补偿实验 补偿后时延被完全消除 精度为0.2 7ns(1σ) |
| GPS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10, 卷号: v.33, 期号: 2, 页码: 115-120 作者: 贾小林; 冯来平; 毛悦; 杨海彦
Adobe PDF(71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2/3  |  提交时间:2012/06/30 准确度 漂移率 Hadamard方差 |
| GEO卫星光学观测及精度评估 会议论文 , 中国福建厦门, 2010 作者: 张会彦; 乔荣川
Adobe PDF(4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45/1  |  提交时间:2012/10/19 光学观测 漂移扫描技术 联合定轨|abstract 利用小口径光学望远镜与具有漂移扫描功能的ccd照相机及相关的软 硬件 搭建了一套geo卫星光学测角平台。这种地基式光学测角系统 借助于高精度的天体测量星表 可以提供geo卫星的高精度测角数据 为geo的测距系统和测角系统的联合定轨提供一种可能。对获得的某geo卫星的一批测角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 并与伪码扩频测距资料进行比对 确定了该系统卫星定轨的初步精度。 |
| 低漂移外腔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09, 卷号: v.32, 期号: 2, 页码: 96-102 作者: 刘杰; 阮军; 马杰; 张首刚
Adobe PDF(58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85/1  |  提交时间:2012/07/01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驱动电路 激光器频率漂移 |
| 基于电话授时技术的时间同步终端设计 会议论文 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 中国广西桂林, 2008-12-01 作者: 向渝; 华宇; 董道鹏; 张威
Adobe PDF(42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39/0  |  提交时间:2012/10/19 电话授时 时间同步 测量误差|abstract 在电子设备中一般使用晶体振荡器来保持时间 但是由于晶体振荡器本身存在频偏 漂移等固有因素使得其保持的时间会单方向偏离标准时间 从而使得各设备间时间不同步。本文介绍了电话授时及同步原理 同时给出了一种基于电话授时技术的时间同步终端设计方案 该终端工作可靠 成本低廉 可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时间同步精度 满足大多数中等精度时间用户的需求。 |
| 国产氢原子钟稳定度的测量与统计分析 会议论文 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上册), 中国福建厦门, 2007-10 作者: 张敏; 董绍武; 张正
Adobe PDF(80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5/1  |  提交时间:2012/10/19 氢原子钟 稳定度 阿伦方差 哈达玛方差 频率漂移|abstract 从统计的角度上来说 氢钟的短期稳定度明显优于铯钟 而因本身物理特性的原因 其长稳尚且赶不上铯钟 主要原因是其具有速率漂移。国家授时中心(Ntsc)一直以来主要采用时间间隔计数器来进行钟差的测量 为配合新引进的氢原子钟的精密测量 Ntsc建立了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本文根据国家授时中心(Ntsc)国产氢钟2007年1月份的实测数据 用阿伦方差定量分析氢钟不同采样间隔的频率稳定性能 并与美国氢钟和铯钟的稳定性能进行比较 同时利用哈达玛方差来扣除长期线漂的影响。 |
| 氢钟和铯钟联合守时初探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王正明; 袁海波
Adobe PDF(35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87/0  |  提交时间:2012/10/19 频率稳定度 5722 原子时 4275 采样间隔 3104 白噪声 2984 频率源 2972 线性漂移 2505 短期波动 2263 频率波动 1886 长期稳定度 1865 实验室 1773|abstract 氢钟和铯钟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频标 从统计的角度上来说 它们在短期和长期频率稳定度方面的表现为时间频率领域中的学者们共识。随着技术的改进氢钟近年来在长稳方面有所提高。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新进口的2台美国氢钟(Sigamaτ)近一年来实验数据的分析 定量说明氢钟不同采样间隔的频率稳定度 并与铯钟的性能做比较。同时根据这两种类型频标的性能取长补短 探讨一组铯钟和两台氢钟联合守时的方案和地方原子时计算方法。 |
| 守时运转氢钟的长期性能分析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屈俐俐
Adobe PDF(34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1/0  |  提交时间:2012/10/19 氢脉泽 稳定度 漂移 Tai 权重|abstract 氢钟由于其短期(小于1天)的频率稳定度明显优于铯钟而倍受时间(频率)测量 空间技术等领域的青睐 而它的长期性能因其物理结构的原因 目前还赶不上铯钟。所以 氢钟长期运转中自身的速率漂移问题明显地制约了氢钟成为守时系统最佳的频率标准之一 在地方原子时的保持中难与铯钟并驾齐驱 也使其在要求高稳定度的原子时tai计算中占据的份额较小 即使是非常稳定的速率漂移也无法在tai计算中得到高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