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SC-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1条,第1-10条 帮助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综合脉冲星时间尺度 期刊论文
天文学报, 2016, 卷号: 57, 期号: 3, 页码: 326-335
作者:  尹东山;  高玉平;  赵书红
Adobe PDF(63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6/0  |  提交时间:2017/11/28
时间  脉冲星  方法:观测  数据分析  
小波消噪法在GPSCV比对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李变;  高玉平;  胡永辉
Adobe PDF(5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9/1  |  提交时间:2012/10/19
小波变换  消噪  Gps Cv|abstract|Cv|abstract  测量噪声是影响gps共视比对结果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利用gps共视技术进行高精度的时间传递时  首先必须解决观测数据的消噪问题。传统的去噪方法在保留信号局部特性和抑制噪声之间存在矛盾  基于小波分解的小波消噪方法在时域根据选定的小波基和分解层数  将信号分解成从高频到低频的不同频率段成分  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证据。通过分析了小波消噪方法  以国家授时中心和综合原子时蒲城站的gps共视数据为例  将基于小波变换的软阈值消噪方法用于gps Cv比对数据的消噪处理  结果表明  该消噪方法在消除gps Cv比对数据测量噪声的同时  很好地保留了信号的局部特征。  
系统时间的互操作方法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李孝辉;  许龙霞;  张慧君;  薛艳荣
Adobe PDF(6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5/3  |  提交时间:2012/10/19
多模导航  系统时间  算法  互操作性|abstract  系统时间的互操作性要求能使用多个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在分析系统时间偏差在用户端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上  研究了目前的两种系统时差处理方法  在开阔环境中  用户级处理方法要好于系统级处理方法  但在遮挡环境中  由于观测卫星的几何精度因子不好导致用户级处理方法的性能下降。针对用户级处理方法的局限性  提出系统时间偏差辅助导航算法  在观测卫星几何结构不好时  将系统时间偏差的外推值作为已知量  通过减少未知数个数来提高定位精度  并用仿真实验对这种方法进行验证  证明系统时差辅助导航方法在提高可用性和该善定位精度方面有明显优势。  
广域加权伪距差分对星历误差和电离层误差的改正方法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薛艳荣;  许龙霞;  李孝辉
Adobe PDF(6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2/1  |  提交时间:2012/10/19
伪距差分  加权  广域  星历误差  电离层误差  精度|abstract  伪距差分是一种重要的差分方法  但伪距差分精度随用户与基准站距离的增加而下降。提出广域加权伪距差分的方法。在中国区域内建6个伪距差分基准站  用户选用其附近的几个基准站的伪距改正数据  加权以后作为其伪距改正量使用  可以实现广域的高精度伪距差分。研究了权与基准站的选取方法  用仿真试验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  分析了六个基准站  五个基准站  四个基准站和三个基准站数据加权方法对星历误差和电离层误差的改正情况  仿真结果表明  使用距离用户最近的三个基准站的伪距观测误差进行加权修正效果最好  在整个中国区域内  能实现精度优于0.5米的伪距差分。  
脉冲星时间尺度及其预报 会议论文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作者:  杨廷高;  高玉平
Adobe PDF(31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30/0  |  提交时间:2012/10/19
脉冲星  时间尺度  脉冲星时间预报|abstract  在介绍国际天文学会(Iau)定义的几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脉冲星计时观测中时间尺度的转换问题。脉冲星计时观测资料分析应该参考地球时tt  并将tt转换为质心坐标时tcb或质心力学时tdb。讨论和分析了时间尺度转换方法及其对脉冲星自转参数测量的影响。最后  以毫秒脉冲星psrb1855+09的计时模型为例  初步分析了脉冲星时间尺度的预报精度问题。  
脉冲星自主导航概述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杨廷高;  南仁东;  金乘进;  甘恒谦
Adobe PDF(21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4/1  |  提交时间:2012/10/19
脉冲星  脉冲星钟  空间飞行器  定位导航|abstract  脉冲星自转非常稳定  可以用作时间标准  许多脉冲星的空间位置  自行  距离  自转周期及导数  自转的初始相位等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参数都被精确测定。由于脉冲星能够同时提供时间信号和空间位置坐标  利用空间脉冲星网络的导航系统的开发研究受到重视。除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之外  空间飞行器导航的传统方法只在沿飞行器的视线方向提供高精度  且当太阳位于空间飞行器与地球中间时根本无法实现导航。安装在空间飞行器上的脉冲星导航系统能够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导航  能给出空间飞行器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三维坐标和飞行速度。射电脉冲星自主导航系统只适用于载荷量大的空间飞行器  而x射线脉冲星未来的适用范围可能非常广阔。讨论了脉冲星钟的模型和脉冲星导航系统的框架结构  介绍了脉冲星导航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目前  已发现射电脉冲星约1750颗  X射线脉冲星50余颗。利用脉冲星钟模型能高精度地预报脉冲星脉冲到达太阳系质心的时间  即在任何时刻  脉冲星相当于太阳系质心的相位是可以预报的。在空间飞行器上测量脉冲星脉冲的到达时间(即脉冲星自转相位测量)所得到的相位与该脉冲星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相位(脉冲星钟预报的相位)之间的差值包含有空间飞行器的位置信息。通过空间飞行器上脉冲星导航系统对多颗脉冲星的计时观测(相位测量)  就能解算出观测时刻空间飞行器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位置坐标。指出脉冲星导航系统采用的脉冲星探测器的性能决定了脉冲星相位的测量精度  这也是影响空间飞行器位置解算精度的关键因素。脉冲星导航观测采用的原子钟如果足够稳定  则空间飞行器位置的算法可以简化。在脉冲星导航系统计时观测接近微秒(Μs)量级时  脉冲星视差  Shapiro和einstein延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于这样的脉冲星导航系统开发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应该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厘米级卫星测距技术及其卫星轨道预报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李志刚;  乔荣川;  冯初刚
Adobe PDF(101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76/4  |  提交时间:2012/10/19
卫星双向法比对  终端  多台站观测  卫星轨道|abstract  提出利用卫星双向比对技术进行卫星测距(称转发器定轨技术)  这两个方法用于工程  卫星双向时间比对是目前远距离台站时间比对精度最高的时间同步技术  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证明  时间比对精度达几百皮秒  利用卫星双向技术(卫星需要转发器)可高精度地进行远距离时间比对(精度为0.07ns)和卫星测距(精度为1.07cm)  比gps共视技术的时间比对技术精度几乎高一个数量级。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根据多台站卫星时间比对经验(1998年与日本进行了卫星时间比对链  进而得到了高精度卫星轨道(内符精度为几厘米)和卫星预报轨道。  并用于国际原子时的计算)  提出多台站时间比对的新归算方法  提高了时间比对精度  
空间目标定位多站布局的若干考虑 期刊论文
天文学报, 1989, 期号: 4, 页码: 400-408
作者:  卫国;  张挥
Adobe PDF(39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9/0  |  提交时间:2012/07/09
目标定位:4340  定位精度:4286  同步方法:3733  观测台:3478  最优布局:3379  站布局:3079  同步误差:2052  时间同步:2027  相互独立:2025  三维定位:1847  
恒星子午光子计数观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期刊论文
陕西天文台台刊, 1989, 期号: Z1, 页码: 43-49
作者:  朱紫
Adobe PDF(40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67/0  |  提交时间:2012/07/09
光子计数器:7131  恒星:3549  计算机模拟方法:2902  观测精度:2556  子午观测:2081  光栅系统:1957  光栅常数:1917  输出信号:1882  光子数:1775  采样时间间隔:1743  
子午光子计数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 期刊论文
陕西天文台台刊, 1988, 期号: Z1, 页码: 12-19
作者:  朱紫
Adobe PDF(42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76/0  |  提交时间:2012/07/09
权函数:5045  光子计数器:4537  观测资料:4206  处理方法:3421  最小二乘估计:3061  预处理:1854  分布函数:1784  轮廓函数:1712  天文台:1701  无偏估计: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