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
| NTSC守时工作:国际先进、贡献卓绝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16, 卷号: 39, 期号: 3, 页码: 129-137 作者: 董绍武; 屈俐俐; 袁海波; 王燕平; 赵书红; 张虹
Adobe PDF(87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8/0  |  提交时间:2017/11/28 守时 原子时 时间比对 时间溯源 |
| NTSC守时工作:国际先进、贡献卓绝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16, 卷号: 000, 期号: 003, 页码: 129 作者: 袁海波 ; 董绍武; 张虹 ; 赵书红 ; 屈俐俐; 王燕平
 收藏  |  浏览/下载:0/0  |  提交时间:2021/11/29 守时 原子时 时间比对 时间溯源 |
| 守时信息自动分析方法研究及软件实现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作者: 贺瑞珍
Microsoft Word(11778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3/3  |  提交时间:2014/12/31 时间保持 守时自动化 实时计算 数据处理 时间尺度 |
| 氢钟守时应用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12, 卷号: 35.0, 期号: 002, 页码: 82 作者: 屈俐俐
 收藏  |  浏览/下载:0/0  |  提交时间:2021/11/29 氢钟 频率漂移 守时 |
| NTSC的守时工作进展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10, 卷号: v.33, 期号: 1, 页码: 40912 作者: 董绍武; 屈俐俐; 李焕信; 刘春侠
Adobe PDF(51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1/1  |  提交时间:2012/07/03 守时 原子时 时间比对 |
| 多系统(GPS/GLONASS/北斗)时间传递接收机NTSCGNSS-A的性能测试 会议论文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作者: 高玉平; 刘娜; 王昱; 雷雨; 程华军
Adobe PDF(44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47/1  |  提交时间:2012/10/19 Glonass Gps 北斗 时间比对|abstract <正>1.前言高精度时间比对是精密时间计量的基本工作之一 在通信 导航 航天 守时等诸多重要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包括国际原子时(Tai)的计算。近20年来 Gps共视(Gps Common-view)技术替代loran-c系统作为一种主要技术被用于远程时间比对领域 在比对精度和覆盖范围都 |
| 用于国际原子时归算的时间比对技术 会议论文 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 中国广西桂林, 2009 作者: 董绍武; 宋会杰
Adobe PDF(16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7/1  |  提交时间:2012/10/19 原子时 时间比对 Gps共视 卫星双向|abstract 国际原子时(Tai)是全球守时实验室合作的结果。遍布全球的远距离高精度时间比对网络用于完成各地方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比对。比对数据结果是国际原子时间尺度建立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远距离时间比对手段及其发展。 |
| 国际时间比对技术的不确定度估计 会议论文 , 中国广西桂林, 2009 作者: 董绍武; 侯娟
Adobe PDF(27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6/5  |  提交时间:2012/10/19 原子时 时间比对 不确定度|abstract 国际原子时tai是由全世界约65个时间实验室的合作而形成的 其构成有三要素 原子钟 用于远程原子钟比对(连接)的技术手段以及原子时间尺度算法。当前 国际标准时间的连接采用组合方法 大部分的守时实验室采用gps共视法。卫星双向法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技术作为当前实用的具有最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手段正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国际原子时时间比对的不定值范围依所使用的技术而定 从几百皮秒到几十纳秒。本文对当前国际原子时tai时间比对手段中a类和b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
| 利用搬钟实现对BPL发播控制钟的准确校准 会议论文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作者: 屈俐俐; 刘春霞; 王改霞; 漆溢; 安卫
Adobe PDF(35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4/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微波时间传递 时间同步 搬钟 时延|abstract 蒲城发播控制室利用搬钟测量结果成功将原来100ns以内的同步准确提高到20ns以内。 采用搬运钟法准确测量了临潼-蒲城微波时间传递系统各段路径上的可测量的时延值 同时测量了授时系统相对于守时系统的同步准确度 通过临潼-蒲城gps短基线共视比对结果对搬钟测量的微波传输时延进行验证 |
| 时间频率科学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 会议论文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作者: 王燕平; 董绍武; 袁海波
Adobe PDF(60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9/2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 频率 科学数据库|abstract 本文概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建设"时间频率科学数据库及其共享平台"的出发点 背景 优势及建设和应用方法。时频科学数据库的建设立足于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我国标准时间 标准频率守时系统和授时系统 首先需对授时中心长期积累的文件形式时频科学数据进行整理导入数据库 通过互联网提供共享查询下载服务 开展科学研究。这项工作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时频数据库方面建设的空白 而且使科学数据的价值得到了真正体现 必将促进我国时频科学的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