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SC-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42条,第1-10条 帮助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历法中合朔时的太阳位置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07, 期号: 1, 页码: 68-79
作者:  马莉萍
Adobe PDF(47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9/3  |  提交时间:2012/07/09
天文学史  历法  合朔  太阳位置  
卫星定点保持软件控制目标设定与控制方向设定控制效果差异分析 会议论文
, 中国广西桂林, 2006
作者:  吴风雷;  付永强;  杨旭海
Adobe PDF(65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8/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偏心率  倾角  设定控制目标  设定控制方向|abstract  地球同步卫星在轨运行期间  受到空间摄动力影响  轨道根数不断变化  造成定点精度降低。这些影响包括日月引力等因素造成的倾角变化和太阳光压等因素引起的偏心率变化。为了保证满足地面跟踪要求  必须对卫星实施控制  使倾角和偏心率变化小于一定范围。目前存在的卫星定点保持软件多采取控制目标设定  本文提出设定控制方向的控制方法在理论上与控制目标设定所消耗的燃料基本相同  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工程实践中引入测量误差后将有明显优势。同时  本文通过应用matlab数据仿真  比较  证明设定控制方向方法较设定控制目标方法确实能够达到减小机动量  节约宝贵燃料的目的。  
脉冲星自主导航概述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杨廷高;  南仁东;  金乘进;  甘恒谦
Adobe PDF(21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4/1  |  提交时间:2012/10/19
脉冲星  脉冲星钟  空间飞行器  定位导航|abstract  脉冲星自转非常稳定  可以用作时间标准  许多脉冲星的空间位置  自行  距离  自转周期及导数  自转的初始相位等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参数都被精确测定。由于脉冲星能够同时提供时间信号和空间位置坐标  利用空间脉冲星网络的导航系统的开发研究受到重视。除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之外  空间飞行器导航的传统方法只在沿飞行器的视线方向提供高精度  且当太阳位于空间飞行器与地球中间时根本无法实现导航。安装在空间飞行器上的脉冲星导航系统能够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导航  能给出空间飞行器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三维坐标和飞行速度。射电脉冲星自主导航系统只适用于载荷量大的空间飞行器  而x射线脉冲星未来的适用范围可能非常广阔。讨论了脉冲星钟的模型和脉冲星导航系统的框架结构  介绍了脉冲星导航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目前  已发现射电脉冲星约1750颗  X射线脉冲星50余颗。利用脉冲星钟模型能高精度地预报脉冲星脉冲到达太阳系质心的时间  即在任何时刻  脉冲星相当于太阳系质心的相位是可以预报的。在空间飞行器上测量脉冲星脉冲的到达时间(即脉冲星自转相位测量)所得到的相位与该脉冲星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相位(脉冲星钟预报的相位)之间的差值包含有空间飞行器的位置信息。通过空间飞行器上脉冲星导航系统对多颗脉冲星的计时观测(相位测量)  就能解算出观测时刻空间飞行器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位置坐标。指出脉冲星导航系统采用的脉冲星探测器的性能决定了脉冲星相位的测量精度  这也是影响空间飞行器位置解算精度的关键因素。脉冲星导航观测采用的原子钟如果足够稳定  则空间飞行器位置的算法可以简化。在脉冲星导航系统计时观测接近微秒(Μs)量级时  脉冲星视差  Shapiro和einstein延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于这样的脉冲星导航系统开发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应该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时间单位——秒定义的由来和沿革(下) 期刊论文
中国计量, 2004, 期号: 10, 页码: 45-48
作者:  倪广仁;  和康元;  杨廷高
Adobe PDF(121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1/0  |  提交时间:2012/07/01
不确定度:4522  时间单位:3849  国际原子时:3612  秒定义:3483  协调世界时:3427  历书时:3426  真太阳日:2084  地球自转:2083  脉冲星:1976  中国科学院:1860  
低频天波信号异常与太阳软X射线爆发的关系的分析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04, 期号: 1, 页码: 64-70
作者:  王大琴;  刘长虹;  窦忠
Adobe PDF(22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6/0  |  提交时间:2012/07/09
太阳软x射线  相位突然异常  幅度突然异常  太阳射电爆发  
太阳黑子数的时-频域模型 期刊论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8, 期号: 1, 页码: 69-74
作者:  柯熙政;  吴振森
Adobe PDF(57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81/1  |  提交时间:2012/07/10
太阳黑子数  小波变换  非线性非平稳过程  线性预测  
太阳常数的变化与太阳软x射线辐射流量及低频天波时延的关系 期刊论文
陕西天文台台刊, 1998, 期号: 1, 页码: 49-53
作者:  王素琴;  潘炼德
Adobe PDF(27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8/0  |  提交时间:2012/07/10
太阳常数  太阳软x射线  天波时延  
太阳黑子数的时—频域模型 期刊论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8, 卷号: 15.0, 期号: 1.0, 页码: 68
作者:  柯熙政;  吴振森
收藏  |  浏览/下载:0/0  |  提交时间:2021/11/29
太阳  黑子数  小波变换  时-频域模型  
太阳黑子数的子波分析 期刊论文
天体物理学报, 1997, 期号: 2, 页码: 70-78
作者:  冯博;  柯熙政;  丁华灵
Unknown(6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0/0  |  提交时间:2012/07/10
太阳黑子数  子波变换  突变检测  
太阳风对地球自转影响的理论估计 会议论文
, 中国陕西西安, 1996
作者:  冯博;  丁华灵
Adobe PDF(7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1/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地球自转参数  6342  太阳风速度  5162  地磁指数  2488  大气环流  2270  长期变化  2196  变化参数  2191  六十年代  1833  力矩  1818  风作用  1800  统计分析  1494|abstract  <正>早在六十年代美国地球物理学家munk等人曾提出了“太阳风可能对地球自转非长期变化有所影响”的假说  嗣后前苏联学者kalinin博士对太阳风速度与地球自转变化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  发现二者的相关系为-0.88。近年来作者和kose  Djurovic等人分别对太阳风  地磁指数  大气环流和地球自转参数作了谱分析  发现了这些序列有几个共同的周期。而英国学者jaddy和德国学者volland先后分别从理论上计算了太阳风作用在地球上的力矩为1015nm左右  认为这个力矩小于月球的潮汐力矩  难以解释地球自转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