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CAS
中国与丹麦合作的水平子午环在建立惯性坐标系中的作用 | |
李志刚; 漆贯荣 | |
1990 | |
发表期刊 | 陕西天文台台刊
![]() |
ISSN | 1001-1544 |
期号 | 2页码:26-30 |
产权排序 | 1 |
摘要 | 预计Hipparcos测定星位的精度要远好于地面仪器的结果。对于从事地面仪器测量的天体测量学家来说,必须回答:地面仪器还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认为,地面仪器在未来建立惯性坐标系中仍起着重大作用。因为:1.地面经典仪器有相当长的观测历史,因此,在自行方面,有较好地面仪器观测历史的天体其精度并不亚于Hipparcos的结果。2.地面仪器观测可研究与地球物理有关的问题.3.空间卫星不可能包罗全部课题,仍有大量的课题需要地面仪器去观测。4.地面仪器研究课题的运转周期短。一般来说,空间观测的课题要10年以上的周期。5.地面仪器的改造,使得效率和精度有相当大的提高,特别是CCD探测器在天体测量上的应用。中国与丹麦合作的水平子午环,其有效口径为240mm,可观测到13~m.5的天体,因此我们的仪器将在惯性坐标的建立中发挥作用。根据本仪器的特点,可在下列课题发挥其作用:1.观测射电星,作参考系联结的工作。2.观测较暗的小行星,进行坐标系分点改正的工作。3.进行IRS星的绝对测定。4.观测射电源周围的天体,作为观测射电源的定标垦。5.改进FK5星的位置精度。本文发表于IAU141讨论会,1989年10月,列宁格勒。 |
部门归属 | 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 |
关键词 | 水平子午环:6039 地面仪器:5170 惯性坐标系:3794 可观测:2332 丹麦:2050 合作:1817 位置精度:1737 仪器观测:1465 发挥作用:1464 天体测量学:1460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210.72.145.45/handle/361003/4216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志刚,漆贯荣. 中国与丹麦合作的水平子午环在建立惯性坐标系中的作用[J]. 陕西天文台台刊,1990(2):26-30. |
APA | 李志刚,&漆贯荣.(1990).中国与丹麦合作的水平子午环在建立惯性坐标系中的作用.陕西天文台台刊(2),26-30. |
MLA | 李志刚,et al."中国与丹麦合作的水平子午环在建立惯性坐标系中的作用".陕西天文台台刊 .2(1990):26-3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中国与丹麦合作的水平子午环在建立惯性坐标(251KB) | 限制开放 | --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志刚]的文章 |
[漆贯荣]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志刚]的文章 |
[漆贯荣]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志刚]的文章 |
[漆贯荣]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