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学分析 |
| 刘次沅
|
| 2009
|
发表期刊 | 天文学报
 |
ISSN | 0001-5245
|
卷号 | v.50期号:1页码:107-116 |
摘要 | 对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外观形态,用天文方法分析了12个测缝与日出日期的对应关系和天文学作用,对比了考古队的模拟观测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分析指出,测缝E2—E12对应于一周年的日出方向,大致均分,产生一个不均匀的时间体系.E1对应于"月南至",提供一个18—19年的年代指示.这是一个集礼仪祭祀和观象授时为一体的建筑. |
部门归属 | 守时理论与方法研究室
|
关键词 | 天文学历史与哲学
时间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210.72.145.45/handle/361003/2624
|
专题 | 守时理论与方法研究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次沅. 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学分析[J]. 天文学报,2009,v.50(1):107-116.
|
APA |
刘次沅.(2009).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学分析.天文学报,v.50(1),107-116.
|
MLA |
刘次沅."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学分析".天文学报 v.50.1(2009):107-116.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